冲床配件 http://www.haisen88.com.cn
7月21日消息,很多球迷认为,中国足球选拔队东亚杯0-3输给韩国队,是输在了年龄上,大批U23球员组成的选拔队太嫩。
实际情况真是这样的吗?
韩国队首发,加上门将,确实是4位老将压阵,但其他球员24到25岁之间,也没大多少。15岁往下的少年比赛,大1岁差距极为明显,但都20岁出头了,年龄造成的技战术实力差距就不那么明显了。
韩国队在比分领先的情况下,也陆续换上几个年轻人进行锻炼,其实从年龄和经验上真没有占什么便宜。
这支韩国队还没有黄义助、黄喜灿、孙兴慜等旅欧球员,其实昨晚首发球员中,能在世界杯打上主力的差不多3到4个。
我们先看看昨晚出场的韩国队队员的年龄,第二列为替补出场。
中锋曹圭成24岁
左边锋罗相镐25岁宋旼奎22岁
右边锋严元相23岁姜成进19岁
后腰白昇浩25岁
左中场黄仁范25岁金植圭25岁
右中场权昶勋28岁高瑛晙21岁
右后卫尹钟奎24岁金文焕26岁
右中卫曹侑珉25岁
左中卫权敬源30岁
左后卫金珍洙30岁
门将金东俊27岁
中国选拔队全场零射门,输得体无完肤,并不是输在年龄上,而是这批球员自身的技战术能力上。
孙继海17岁踢上甲A联赛主力,20岁成为国家队主力;杨晨、谢晖等球员都是19岁就崭露头角,在各自球队打上主力。那是中国足球发展比较正常的岁月,职业化开了一个好头。
但是甲A和后来的中超联赛管理者缺乏商业经营能力,在投资者审核,俱乐部经营盈亏平衡及财政公平竞赛、球员工资控制、转会市场规范等多个方面能力不足,导致中国足球的职业联赛畸形发展。
职业足球需要金元投资。对比甲A中超和英超近30年发展曲线,你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,金元推动了职业联赛发展,但如果没有管控,管理者将亲手毁掉了职业联赛。
金元足球是一部分别有用心的人妖魔化中国职业足球联赛的一个词。用这四个字去掩盖中超管理方面的问题,是非常不合适的。
回到中国选拔队输球原因。
根本原因是职业联赛的技战术水平退步。往前数几年,不仅是恒大,中超还有不少球队可以跟J联赛和K联赛球队在亚冠抗衡。
中超在2017赛季巅峰期之后,就开始逐渐滑落,最近3年技战术水平更是跌到谷底。在这样的一个联赛环境中,这批U23球员本来底子就不行,这三年又没有成长,在亚洲毫无竞争力。
不要总是拿疫情做借口,中国U23为什么不敢去参加U23亚洲杯预选赛?怕进不了决赛圈?进了决赛圈小组出不了线?
从6月份的乌兹别克斯坦U23亚洲杯的比赛过程来看,中国U23有一半的球队根本踢不过,1/4的球队勉强能对抗一下。
伴随着中超的没落,是日本J联赛和韩国K联赛的不断进步。
这次东亚杯日本队、韩国队的球员大部分都是来自各自国内联赛,他们的表现,其实是各自联赛的缩影。
中超联赛其实也有曹赟定、谢鹏飞等表现出色的球员,但他们未能入选这次的选拔队。
足协派U23加几名超龄球员参赛的方法,是根本上是错误的。
实际上在2022世预赛失利之后,足协就应该立刻总结,并开始2026世预赛周期的国家队建设工作。
放眼全世界,一个国家队的人员组成往往是老中青三代结合,逐步形成良性的新老接替。但我们的国足往往是到了平均年龄30+,老将在亚洲杯、世预赛频频失误后,才不得不换血。
我一直不明白,如果U23亚洲杯都不去参加,这支U23国家队存在的意义是什么。不要提什么亚运会,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是派U21去参赛,人家考虑的是巴黎奥运会周期。
6月份,我们错过了国际足联国际比赛日窗口,没有安排国家队的热身赛,这是一个巨大的失误。
7月份,足协派出一支奇怪的队伍去参加东亚杯,再次失去了一次重建国家队的机会。
等到明年,2023亚洲杯的时候,我们不知道会看到怎样的一支国足。
中国足球的问题,从来就不是球员教练的问题,更不会是球迷的问题,所有的问题之根源,都出在管理者身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