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前说起啃老族,很多人的态度是嗤之以鼻,觉得真的是大逆不道,更表示自己以后肯定不会啃老。
可是时间流转,现在再说起啃老族,很多人的态度已经不再是千篇一律地怒骂,而是多了一丝无奈,现实生活的压力把很多以前信誓旦旦不做啃老族的人逼成了啃老族。
在大城市上班,工资低房租贵,要想过得好一点,谁又没有被父母接济过呢?特别是现在很多已经买房的年青一代,很大一部分人都是家里付首付,自己付月供,或者就是家里给买的房子。
如果哪天辞职或者工资欠发,很可能还要父母承担一下月供,现实生活之下,很多人都在啃老。
综艺节目《奇葩说》就有一期讨论的话题就是该不该啃老,相信很多人都有共鸣,为了生活的好一点,我们都在接受着父母长辈的接济,都在啃老。
当然了,这是被逼无奈地啃老,是向现实的妥协。为子女奉献一生的父母们大部分有条件有能力的,也愿意子女啃老,因为彼此都相信,未来的生活会好。
父母们相信在自己的帮助下,子女们能过得好一点,熬过难关,实现经济能力的突破,有朝一日可以过上好的生活,让自己可以“养儿防老”。
子女们相信啃老只是暂时的,借助父母的帮助,自己的生活工作会更上一层楼。
然而在日本却有这样一位骨灰级啃老人物,名叫前田良久,他一辈子只工作了二年半,现在已经70岁了,靠着父母的财产生活,过着行尸走肉的啃老生活,他说,“父母的财产花完了,我就选择离开这个世界。”
前田良久为什么会选择啃老生活,而且就这样生活了一辈子。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?
社交恐惧症天花板
前田良久,是一个富二代,家住在代代木的一个独栋豪宅里,父母做生意,经济物质丰富,家里还有一个妹妹,一家四口生活富裕。
因为日本家庭文化,母亲和妹妹包揽了一切家务,前田良久从小就不用做家务,以至于他也完全没有生活能力,每天只用吃喝玩乐,导致前田良久十分纨绔。
上学时期,前田良久学习成绩还算优异,可是连续两年都没有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。看着同窗的一个个离开与同龄人的嘲笑与奚落,不堪受到打击的前田良久,一下子一蹶不振。
在家人的鼓励下,前田良久勉强进了一个职高学习,毕业之后,前田良久找到了一份工作,因为工作压力大,前田良久能力有限,所以工作很不顺利。
再加上他从小被宠,也不会处理同事关系,职场生活让前田良久很是苦闷,因为工作能力不突出,遇到事情不会解决,两年之后,经常会受到领导批评、同事指责的前田良久终于忍受不了辞职了。
回到家之后,前田良久正式开始了啃老生活,没想到,这一啃就是一辈子,辞职之后的前田良久再也没有工作过。
啃老一辈子
宅家啃老的前田良久因为心情苦闷经常酗酒,后来导致身体受损,无法再干劳神操心的事情,所以父母也放弃了让他出门工作、社交交友的想法。不恋爱不工作的前田良久就这样宅在了家里。
可不久之后,父母不幸因为车祸去世,之后前田良久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屋子,完全靠着父母留下的千万遗产生活。
为了让钱可以花得久一点,前田良久计划好消费,每天只吃纳豆和洋葱,因为这样便宜可以省钱,就这样一直生活着。
前田良久也不打扫卫生,吃过的食品包装垃圾随手就扔在屋里,整个豪华的豪宅被前田良久住成了垃圾场,前田良久每日就蜷缩在垃圾堆里生活。
接受日本电视台采访时,记者们一进门就被迎面而来的恶臭给熏出去了,原来前田良久连大小便都在别墅院内解决,连卫生间都不用也不打扫。
没办法,工作人员只能先开始打扫卫生再开始采访事宜,没想到把整个屋子收拾好十几个工作人员花费整整两天的时间,收拾好500斤的垃圾,叫来两辆卡车才把垃圾拉走。
被问到为什么这么生活,前田良久回答说自己不会工作,也不擅长工作,也不想与陌生人交流,所以只能在家呆着,父母在时,就靠着父母做生意赚钱来生活。
父母离开后,自己便觉得生活没有了盼头,幸好还有一个妹妹来接济自己,现在妹妹也病逝离开了,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已经完全没有亲人了,这样生活还有意义吗?就这样活着吧。
日本骨灰级啃老族
经过媒体的报道,很多人知道了前田良久,把他称为日本骨灰级啃老族。前田良久一生没有谈过恋爱,更没有娶妻生子,妹妹的离开更是切断了他在这个世界的最后联系,前田良久的心已经凉了。
对于未来的生活,前田良久说还会继续这样下去,钱花完了就离开,只是不知道是钱先花完,还是自己先离开。
果然,对生活已经完全没有热情的前田良久,在记者们离开后,又过上了以前的生活,垃圾随地扔,一个月不到,豪宅又变成了垃圾场。
面对啃老族天花板前田良久,我们很无奈,好好的一张牌,偏偏给打烂了,从小富足的生活是多少人的渴望啊?只是富足的生活没有让他养成富足的人格。
人格的缺陷,让他一辈子蜷缩在那套独栋豪宅里,他的人生是惋惜但是更需要深思,家长们需要深思对于子女的教育,如何培养孩子们独立富足的人格。
年轻人也要思考,面对挫折,面对不如意,我们应该迎难而上,而不是像前田良久一样被打倒之后再也没有站起来,毕竟我们没有别墅去宅,也没有财产去消耗。
所以面对生活的压力,我们更多地是化解压力,找到目标方向,努力奋斗,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,更关键的是,永远不要失去对生活的热情。